來源:賽柏藍器械
在巨頭林立的神經介入領域,國產品牌開始逐漸嶄露頭角。在京津冀“3+N”聯盟彈簧圈集采中,國產品牌占比近半……
3月29日,京津冀醫藥聯合采購平臺發布《關于公布京津冀“3+N”聯盟彈簧圈類醫用耗材帶量聯動中選結果的通知》。本次采購品種為國家醫保耗材分類代碼前7位為C020516的彈簧圈類醫用耗材,采購周期一年。本次集采*低價出自珠海通橋(3244元),*高價出自強生(6179元);在37個中選結果中,國產品牌占比為43%,國產品牌中標*多者為沃比醫療和加奇生物(各3個),進口品牌中標*多者為柯惠(7個)。
賽柏藍器械制圖本次集采原則上將采購主體填報的全部采購需求量作為本次帶量聯動采購的采購需求量,聯盟地區有采購彈簧圈類醫用耗材需求的公立醫療機構(含軍隊醫療機構)均應參加。
采購周期內,中選企業的非中選產品按≤本項目該企業同品種*高中選價格掛網的,且≤其在其他省級或省際聯盟帶量采購中選價格的,可視為中選產品;未中選企業的產品按≤本項目同品種*高中選價掛網的,在醫療機構考核時不視為非中選產品。國內神經介入行業尚處發展初期,伴隨臨床科室建設完善以及基層需求釋放,相關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迎來快速增長。據國信證券預測,2025年中國神經介入器械市場將達到128億元,其中出血類器械32億元、缺血類器械44億元、通路類器械52億元。預計2030年達到310億元,其中出血類器械71億元、缺血類器械109億元,通路類器械130億元,比2025年均有翻倍增長。相較傳統開放性手術,神經介入具有創傷小、效果好、恢復快等顯著優點。隨著臨床對其重視程度加深,神經介入在國內的滲透率逐步攀升。但腦血管結構復雜,神經介入治療方案操作難度大、容錯率低,對手術耗材的性能要求也相對偏高。由于起步較晚,國內神經介入長期被柯惠、史賽克外資巨頭占據市場主導。但基于大規模集采推進,國產品牌有望憑借價格優勢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根據*新財報,微創腦科學2023年實現收入6.66億人民幣,較上年增長21.6%。其彈簧圈產品借助集采中標的契機,大幅提升市場份額及醫院滲透,報告期內新增進入超過350家醫院,累計在超過900家醫院獲得臨床應用。沛嘉醫療2023年神經介入業務實現分部收入2.5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8.1%。其在年報中同樣將集采中標列為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之一。伴隨國內企業研發推進,國內外神經介入產品的技術差距正在不斷縮小,但相較深耕多年的外資巨頭,在產品線布局的全面性上仍有客觀差距。此外,國內開展神經介入的醫療機構從起步階段使用的就是進口產品。面對多年積累下的用戶口碑,國產品牌單靠性價比難以實現破局。但隨著心腦血管疾病治療需求的增長,下沉市場背后的龐大潛力開始初步顯現,國產神經介入也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部報告,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黃金搶救時間是3小時,在此區間內進行藥物溶栓,受損神經元可以完全恢復,但能在此時間內獲得溶栓治療的患者僅占腦卒中患者21%,超過6小時后采取措施,效果將大打折扣。受時效性限制,腦卒中患者對于就近診療的要求更為急迫。在分級診療建設的推動下,基層醫療資源日益豐富,未來神經介入的基層的開展率有望持續攀升。相較外資品牌,國產價格更低,在下沉渠道具備天然優勢,有望依托這個新市場實現突圍。基于以上因素,國產神經介入仍有可觀的市場留待開拓。但隨著入局者持續增多,市場競爭仍將呈現白熱化態勢,真正的優勝劣汰正式拉開帷幕。
素材來源:網上公開資料
本文為轉載發布,僅做分享,文章中觀點僅代表原平臺作者觀點,與本平臺無關。如若本文有與貴平臺發布原創內容有重合之處,或未經授權使用,系原平臺行為,本平臺僅轉載。您可以**時間聯系我們刪除文章。